那個悶熱的午后,我鎖定東京奧運會直播頻道,屏幕里蘇炳添正走向百米起跑線。起跑器上的他眼神如炬,肌肉線條繃緊成滿弓。發(fā)令槍響,他像一道紅色閃電劈開悶熱的空氣。前三十米確立
那個悶熱的午后,我鎖定東京奧運會直播頻道,屏幕里蘇炳添正走向百米起跑線。
起跑器上的他眼神如炬,肌肉線條繃緊成滿弓。發(fā)令槍響,他像一道紅色閃電劈開悶熱的空氣。前三十米確立優(yōu)勢,途中跑如精密機械般協(xié)調(diào),最后二十米,在所有華人屏息的瞬間,他率先撞線——9秒83!新的亞洲紀錄誕生了。
這一刻,田徑史為他改寫。三十二歲的老將,用十年磨一劍的堅持,證明了黃種人同樣能在世界最快跑道上占據(jù)一席之地。賽后采訪里,他喘著氣說:“我想告訴大家,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”
傍晚,我再次打開東京奧運會直播頻道,回放的鏡頭依然讓人心潮澎湃。蘇炳添在跑道上振臂的畫面,已定格成這個夏天最動人的記憶。這不僅是速度的勝利,更是一個關(guān)于突破與信念的故事——當一個人足夠渴望,連基因的桎梏都能打破。那條百米賽道,因他的奔跑而擁有了全新的意義。